鍋爐運行調節措施探析

特種設備管理田華振 2018-11-23 10:54:21
    鍋爐被普遍應用到各類工業生產中,只有全面做好調節才能安全穩定的運行。鍋爐在運行過程中,受來自設備內部燃燒工況變化、外部汽輪機進氣量變化等的影響,對鍋爐正常運行產生一定的擾動,導致鍋爐運行狀態不正常,如果不能正確調節,將會埋下安全隱患。所以說,為了保證鍋爐的運行安全與穩定,就需要在鍋爐運行中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做好充分的調節,以此,保持鍋爐性能良好,實現穩定運行的良好目標。鍋爐調節作用較多,主要表現:確保蒸發量適應外界負荷需求;輸出蒸汽壓力、溫度等能維持正常汽泡水位;燃燒形成穩定;減少燃燒消耗維持高效能傳熱;及時處理和消除各種故障、異常和事故,通過有效的調節,能夠全面有效提高鍋爐運行品質,保證安全穩定。
    1 水位的調節
    1.1 水位調節作用
    鍋爐的水位非常重要,只有全面調節好水位,才能確保燃燒需要。水位調節的最終目標是讓鍋爐內部水位平衡,保持主汽量與給水量相同的狀態,如果水位波動過大,則會影響鍋爐良好運行。鍋爐的水位過低,會使循環水流動壓頭減小,自然水循環的安全性降低。所以說,需要保持水位的均衡,才能實現安全運行,確保連續作業。鍋爐的水位過低,還會導致嚴重的后果,能在幾十秒內就出現“干鍋”的情況,嚴重威脅到鍋爐的安全。鍋爐的水位過高,就會出現汽水分離空間高度減小,一些蒸汽則會帶有大量的水,這樣蒸汽品質就會出現惡化,主要表現就是蒸汽機械攜帶會大量的鹽分,如果控制不當,會造成蒸汽帶水、含鹽量高,鍋爐熱器就會形成結垢問題,管壁超溫爆管,往往會形成主蒸汽管道和汽輪機水沖擊受影響的問題,只有全面保證水位,才能經濟良好的運行。
    1.2 水位調節的方法
    要想全面做好水位調整,則需要掌握正確的方法,要根據鍋爐運行情況,掌握好負荷變化,及時做好水流量調節,利用相關儀表做好水位監督,確保鍋內水位平衡。要嚴格控制好鍋爐水位標準,保證水位始終處于正常水位線處。調節過程中,需要根據鍋爐負荷對水位進行調節。一般情況下,鍋爐低負荷運行,水位標準要稍高一些,避免出現負荷增加造成的水位快速下降;如果是鍋爐高負荷運行,那么,則需要讓水位降低一些,和正常水位相比,略低即可,以免負荷降低時水位升得過高,影響鍋爐運行效果。全面做好運行調節,及時觀察,保證鍋爐運行過程補水到位,確保鍋爐水位平穩、均勻。只有保持水位均衡,才能避免出現蒸汽壓力、蒸汽溫度波動的問題。要掌握好給水時間和方法,時間不能過大,要根據鍋爐運行實際,做好時間劃分,掌握好給水量,一次給水量過多會影響穩定,更不能在燃燒減弱的時候給水,很容易出現汽壓突然下降,給鍋爐運行帶來壓力。
    1.3 水位調節注意問題
    鍋爐水位需要保持均衡,實現良好運行,進行水位調節需要注意幾個問題:一是虛假水位。鍋爐負荷變化過程中,往往會引起汽泡水位出現一定的波動,通過與標準水位的對比,我們發現這種現象為虛假水位。此時,不能急于調整要等待最佳的時間做好調節,因為負荷急劇上升時,鍋爐的水位就會先上升,這時上升的水位是臨時性的,會隨著時間緩慢下降,只有加強監測,才能斷定水位真假,保證運行安全;二是壓力差。時刻注意監視水泵出口處壓力與鍋爐壓力差,保持均衡。如果數值呈現逐漸增大的情況,則需要重點查看給水管路有無阻塞情況,如果出現問題則需要馬上處理,保證穩定運行。
    2 汽壓調整
    2.1 汽壓調節作用
    鍋爐運行過程中,需要對重要的參數進行監測,保證參數穩定,才能確保運行安全。作為鍋爐運行監控最為主要的參數之一是蒸汽壓力,蒸汽壓力要保持穩定才能保證鍋爐安全。蒸汽壓力主要是過熱器出口的壓力。壓力大小與汽輪機設備安全有最為直接的關系,通常標準值與額定值偏差范圍在±0.05~0.1MPa之間。
    2.2 汽壓影響因素
    汽壓產生變化主要受外部和內部兩個主要因素影響,外因指鍋爐在運行過程中,受外界負荷增減及事故的影響,如果產生外界影響,則會造成大幅度甩負荷的現象。而蒸汽壓力變化實際上是鍋爐蒸發量與外界負荷平衡關系受到了破壞,這種結果往往會對鍋爐運行產生威脅。內部因素主要是指內燃燒工況的變化,如送入爐內的燃料量、煤粉細度、煤質等發生變化,或出現風粉配合不當現象,如爐膛結渣、漏風等。在外界負荷不變的情況下,汽壓的穩定主要取決爐內燃燒工況的穩定。
    2.3 汽壓調節方法
    相關人員必須要掌握正確的方法,在鍋爐運行過程中,及時調整調節燃料量和風量,全面控制好燃燒狀態,讓鍋爐與外界保證適當的蒸發量,形成負荷均衡,這樣才能維持鍋爐的正常壓力,實現安全運行的目標。壓力調整時,一定要遵循富氧負壓原則,當汽壓下降的時候,需要全面強化燃燒能力,嚴格按照順序做好調節,先加引風、再加送風、后加燃料。當鍋爐運行過程汽壓呈現上升,此時,需要減弱燃燒能力,順序是先減燃料、再減送風、最后減引風。全面確保爐膛負壓正常,在鍋爐內部產生富氧燃燒。
    3 蒸汽溫度調整
    3.1 溫度調節作用
    一般額定汽溫±5℃為正常范圍值。汽溫過高或過低,均會影響到鍋爐的正常運行,只有全面保證不出現大幅波動,才能安全運行。如果鍋爐溫度不足,則會減低運行的經濟性,據統計,亞臨界、超臨界機組過熱汽溫每降低10℃,則會造成煤耗量增加約1.0g標煤/(kW·h)的結果,汽溫如果不達標,還會導致汽輪機最后幾級蒸汽濕度出現增長,對葉片會產生腐蝕作用。如果汽溫過高,就是說超過了熱器管、蒸汽管等設備允許工溫,會導致鋼材加速蠕動,降低了重要部件的使用壽命。如果溫度不能及時控制,還會引起過熱器爆管現象。
    3.2 溫度調整方法
    為了有效調整溫度,一般會采取噴水減溫法和煙氣調節方法來做好溫度的控制。噴水減溫法主要是通過適當開大或關小減溫水調節閥,讓汽溫保持一定的穩定性,避免出現溫度差過大的現象。調節過程中,需要把握好調整幅度,避免出現大開大關的操作,如果控制不當,會出現氣溫大幅波動,使鍋爐運行不穩定,為了保證運行安全,當出現意外時,必要時要按緊停機組。煙氣調節法主要是指通過改變掠過過熱器和再熱器的煙氣溫度和流量來改變過熱器和再熱器的溫度。這樣就能夠使火焰中心位置出現移動,也可以開關煙氣擋板讓煙氣形成循環,全面實現調整蒸汽溫度的目標。
    4 燃燒的調節
    4.1 燃燒調節作用
    鍋爐燃燒過程中,需要做好有效的調節,通過綜合調節,保證燃燒效果,發揮鍋爐作用。燃燒主要是根據一定的標準,使鍋爐內部燃燒保持均衡,按照燃料量要求,形成經濟穩定的燃燒,確保鍋爐燃燒過程與外界負荷相適應。燃燒調整由燃料量調整和風量調整兩部分組成,就是說,通過對風煤比的調整做好燃燒調節,保持鍋爐穩定的燃燒。
    4.2 燃燒調節方法
    對于揮發分高的煤,就能夠用較高的一次風率和一次風速,這樣就能夠保證燃燒的經濟性、合理性,有利于成本上的科學控制,燃燒對鍋爐具有一定的經濟性;對于揮發分低的煤,就可以采用較低的一次風率和一次風速,確保燃燒的時間充足,保證著火時間到位。進行調節還需要對燃料量與空氣量合理配比,保證二者相協調,形成一定時間狀態下的充分混合;全面保證爐膛溫度達標,避免出現冷空氣進入爐膛的問題,這樣就能夠保證熱量不受或者少受損失。要全面對各項指標進行監測,保證溫度、CO2含量符合標準設定,對不任命標準的指標要及時快速的進行調整,確保鍋爐始終處于良好的燃燒狀態;保證爐排運轉平穩,避免出現不均勻燃燒的現象,保證爐膛負壓狀態,防止因為燃燒氣體出現外泄而引發的熱量損失。燃燒調節需要對各個部分進行調節,充分保證鍋爐良好狀態。
    5 排污和吹灰
    5.1 排污
    鍋爐運行過程中的排污較為重要,通過良好的排污實現鍋爐高效運行。通過排污能夠保持鍋爐各個受熱面內部清潔,有效防止出現發生汽水共騰及蒸汽品質惡化的問題。長期有效的排污,是保持鍋爐穩定運行的關鍵,必須堅持進行排污。
    5.2 吹灰
    吹灰的作用主要是全面有效避免出現燃煤鍋爐煙氣飛灰微粒堵塞設備的問題,因為鍋爐在運行過程中,會產生大是的水氣,煙氣流經蒸發受熱面、過熱器、省煤器及空氣預熱器時會產生積沉,影響到受熱面傳熱。
    6 結束語
    只有全面做好鍋爐運行調節,才能確保生產安全,維護生產秩序。鍋爐運行中,需要全面對水位、汽壓、溫度、燃燒等進行調節,保持狀態均衡,才能有效提高鍋爐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維碼.jpg
上一篇電站鍋爐無損檢測技術 下一篇鍋爐檢驗的內容及方法

熱門推薦

[責任編輯:花間一壺酒]